|农讲所| 融入山水环境是中华传统城乡建设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不同城市和乡村在与所在地域山水环境的融合中孕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山水人文格
(资料图)
| 农讲所|
融入山水环境是中华传统城乡建设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不同城市和乡村在与所在地域山水环境的融合中孕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山水人文格局。
近些年来,我国有不少地方借发展之名,大兴拆建之风。一些城市搞大拆大建,做出了不少“拆真古迹,建假古董”的蠢事;一些颇具特色的古村落也竞相效仿拆真建假的做法。城乡文化肌理被割裂、历史文脉被破坏。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一些城市原有的山——水——城有机融合的传统格局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破坏,一些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正在悄然“改头换面”,乡风古韵难觅踪影。远山不见、近水难拥,自然离人们越来越远。城市变成了密不透风的“水泥森林”,村落传统格局被破坏变成了缩小版城市,“城市病”正逐渐从城市蔓延至乡村,使城市和乡村失去了灵气。
重构城乡山水人文格局,一方面,要按照“注重整体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的要求,回归山——水——城的关联融汇,从城乡历史脉络中识别人居空间与山川形胜、历史胜迹的一体协同关系,揭示地方独特的山水人文格局秩序。另一方面,要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统一,将文化元素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充分运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留在乡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师帅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