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映电影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宝鸡文化元素?

宝鸡旅游   2023-08-09 02:02:21

在时下的暑期档,有多部国产电影热映。其中,关注度颇高的《封神第一部》《封神·祸商》中频频出现西岐城、周文王等与宝鸡有关的历史文化符号和名人;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出现的多位唐代大诗人,也与宝鸡渊源颇深。其实,近几年出现的古装影视剧中,都不乏宝鸡历史文化元素。

宝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发源于宝鸡的周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一个高峰”。所以,在涉及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很难避过宝鸡以及相关的文化元素。

梦寐以求返回的“西岐”


(相关资料图)

目前,院线电影《封神第一部》的票房在全国非常火爆。这部电影制作恢宏大气,是黄渤、费翔、李雪健等著名演员共同出演的系列神话战争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第一部。

在宝鸡的多个影院,这部电影的票房也都很可观。记者还发现,在宝鸡高新区的几家影院中,与这部电影相关的本地几家文化旅游景区,如姜太公钓鱼台景区等,将景区宣传板与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放置在一起,进行展示宣传。通过热映电影,将文化相连,从而带动当地旅游流量。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可谓是一部传承四百多年的超级大“IP”。书中展示的凤鸣岐山、武王伐纣等故事,一直被演绎、传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封神演义》的故事,更是被频频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屏而家喻户晓。

一部“封神榜”的传奇,让发源于宝鸡的周文化、宝鸡的西岐城、宝鸡的周公庙、宝鸡的钓鱼台等,多个与“封神榜”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化概念、文学地标等,展现在众人面前。陕西、宝鸡、周原等文化地标,更是被考古文博、文学界的众多学者不断提及。

在电影《封神第一部》中,“西伯侯”姬昌和姬发(即后来的“周武王”),梦寐以求要返回“西岐”;在近期上映的网络电影《封神·祸商》中,“西伯侯”姬昌执着返回西岐。

西岐,是哪里?

就是如今的宝鸡岐山、扶风一带。

这里古称“周原”,如今依然是一个地理标志的称呼。陕西周原周文化景区、宝鸡周原博物院就位于这里,这里是周人的创业肇基之地,是周礼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乐文明的诞生地。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雷兴山曾释义,作为周王室起源之地的西岐,经过考古研究,确定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多次提到的“西岐城”,就是如今宝鸡市境内的周原遗址。

不断展现的“仁德”之风

宝鸡人崇尚“仁”“德”“礼”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品质。崇德尚礼,是宝鸡人血脉里流淌的文化基因。

行走在宝鸡、感受宝鸡的民风,不难发现,这里的人们夸一个人,常常说“这个人懂礼”;嫌弃一个人,常常说“这个人没德”。

“德”与“礼”,渗透在宝鸡人的日常生活中。

电影《封神第一部》中,“姬昌”一出场,便展现了他重视农业、关心百姓疾苦的场景。姬昌在去朝歌路上,看到一个奇怪的婴儿,善意地抱起。有人来说:“这是妖,要杀。”姬昌却说:“即便是妖,也要看教诲如何,岂能妄下结论。”

在《封神·祸商》的剧情中,更是用多个细节故事展示了“西伯侯姬昌素有贤名”。

姬昌,在西周早期是“西伯侯”,谥号“周文王”,是宝鸡历史上的名人,在宝鸡流传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和传奇。这些故事的核心意思皆为“仁”与“德”。如,“周文王路遇白骨令人埋之”“周文王以德治国”等等。

在电影的剧情中,不断展现了周文王姬昌的“仁”与“德”;在影响后世的周文化中,“厚德载物”最为致远,传承至今。

唐诗“三万里”沉醉到陇山

不同于以往一些展示唐诗魅力和故事的影视剧,近期热映、票房爆火的院线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男一号”主角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而是高适。

盛唐时期的高适,是一位边塞诗人,与李白同时期,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被誉为“四大边塞诗人”。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展现的便是高适一生从军、从政、写诗,并与李白等人相交莫逆的故事。

很多古代的边塞诗人、边塞将领,从古都长安向西而去,戍守边疆,抵御异族侵略。从繁花似锦的长安城,一路向西,到达陇山,就是今天的宝鸡陇县、千阳一带,这里的陇山高无极,激发了很多诗人或辽阔、或悲壮、或思乡的无限情怀。当然,《长安三万里》的“男一号”高适也不例外!

在这部电影中,着重刻画了崇武尚文的高适,在边塞从军的故事。历史上,高适去边塞时,确确实实经过了宝鸡的陇山一带,有诗歌为证——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水流。

流水无尽期,行人去来已。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岂不思故乡,从未感知己。”

这首诗歌名为《登陇》,被收录在宝鸡市地志办编纂的《历代名人咏宝鸡》中,是高适从长安前往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今甘肃武威)上任途中所作。

从这首诗歌中,不难看出,诗人高适在陇山时,对自然景观、远行路人、自己命运的感叹,并且包含浓浓的乡愁。

其实,历代诗人留在陇山的诗歌不计其数,在诗歌最辉煌的唐代,就有岑参写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王维写下《陇头吟》等。

时至今日,位于宝鸡陇县陇山上的关山草原,已经被八方游客所熟知。这里没有古代诗人感叹的悲壮,只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畅意与辽阔。盛夏之时,正是到关山草原游览的好时节,不妨来这里感受曾经的唐诗情、如今的壮美意吧!

文化富矿期待不断挖掘

宝鸡历史文化深厚,以“厚德载物”为核心的周文化在此发源,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秦文化在此孕育。

宝鸡有北首岭文化、炎帝文化、青铜器文化、石鼓文化,还有着两千七百多年的建城史,在历史上拥有重要的地理、军事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

唐代,李白等多位大诗人在此留下诗篇

宋代,苏东坡等大词家在此出仕填词

明清时期,又有不少学者、文人,来此拜谒周公庙、五丈原等胜地……

凡此种种历史、故事、传奇,缤纷多彩,是文学作品创作的生动素材。故此,在如今的许多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宝鸡的文化元素。

可以欣喜地看到,宝鸡近年来也推出了不少原创的文艺作品,展现宝鸡的历史文化自然之美。如,推出了电影《寻根周原》,获得了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主旋律影片奖。

在原创歌曲创作方面成绩颇丰。宝鸡的音乐人相继推出了《陈仓谣》《你好,宝鸡》《黄花雨》《宝鸡我美丽的家乡》《就爱眉县的猕猴桃》《梦回宝鸡》《胜利桥北》等作品。

宝鸡

可谓文化富矿、文艺创作源泉

我们期待

更多的宝鸡元素文艺作品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守正创新、多元发展

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END-

编辑: 武芮平 审核: 李璐

转载须告知并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信息来源:宝鸡日报

如有侵权或转载版权问题

请及时联系微信运营方

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

以便我们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