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买房,有几个人能办到?20岁的武汉小伙小何,就是其中一员,还因此火上了热搜。然而,他收获的并不是称
20岁买房,有几个人能办到?
20岁的武汉小伙小何,就是其中一员,还因此火上了热搜。
【资料图】
然而,他收获的并不是称赞和羡慕,而是“群嘲”……
去年,小何正式荣升“有房一族”。
只不过,家里只给了50万首付,剩下的100万房贷由他来还,每个月大概4000多块钱。
从中专食品烹饪专业毕业后,他当过厨师、销售、外卖员,现在工地当技术文员,一个月工资6000。
工资6000,月供4000 ,压力着实不小。
为此,小何每天下班后还要去摆摊,卖土豆泥,一天工作近14个小时,确实比同龄人辛苦许多。
按理说,这是一个挺正能量的励志故事,年轻人为了安居梦想,勤奋工作赚钱。
然而评论区的画风却是这样的:
月薪6000,居然敢买150万的房子,是不是太莽了?
难道要一辈子给一套房子打工吗?
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大写的“没必要”。
如果放在以前,很多人肯定会说:辛苦熬几年,以后会越来越轻松的。
而现在,评论区的大多数声音却是:年轻人有必要背这么高的房贷吗?
到底是什么变了?
是因为房价太贵了吗?
平心而论,房价并不是这几年才涨起来的。即便时间回到二十年前,房子也是奢侈品,大多数人都买不起。
看看下面这份上海老报纸吧。目前均价6-7万/平的西郊龙柏城市花园,1998年的单价才4168元。
是不是很便宜?有没有很心动?
然而,那一年上海国有企业职工的平均月收入是962元,全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05元。
即便穿越到1998年的上海,大多数人买房还是要掏空六个钱包……
被改变的,其实是人们对于楼市的看法和预期。
我有个客户老林,十几年前在通州买了一套新房,总价100万,首付2成,月供5500元。
在当时,老林一个月的工资也才6500元。买房之后,他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恨不得天天啃干脆面,别提多惨了。
那为啥他还敢猛加杠杆?
因为楼市涨得好,工作又稳定,暂时的吃糠咽菜只是一种考验,毕竟未来的回报是丰厚的。
那时工作好找,再加上老林本身工作能力就很强,跳了几次槽之后,他的工资从6500涨到8000,5年后更是涨到2万。
这个时候,5500的月供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而到了现在,他当年榨干自己花100万买的房子,已经涨到了500万。
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大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图景:
房价涨不动了,工作又朝不保夕,生活成本一降再降……
这种情况下,背负房贷就成了不可承受之重,为了还房贷摆摊,自然成了想不开的典型。
既然房价不涨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拼命买房呢?
我们不妨来听听小何的答案。
买房故事火了之后,小何专门拍视频回应了质疑。其中有两句话点出了核心:
希望我的下一代开局难度可以低一点。
我不太甘心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惯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便楼市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但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想要实现人生的转折,首先想到的还是买房。
诚然,作为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标的最大的一次投资,买对房子确实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请注意,最大的前提并非“买房”,而是“买对”。
很多人也许已经意识到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和其他城市之间的巨大差距,但是却很难想到,楼市的分化已经残酷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即便是一路之隔的两套房子,单价也可以差出十万八千里。
东莞有个叫“星城翠珑湾”的楼盘,一半属于松山湖,另一半属于非松山湖。两个组团之间仅隔着一条双车道马路。
可是你能想象吗?松山湖这边的二手房可以卖到5.7万/㎡,寮步这边的二手房源只能卖到3.3万/㎡。
一条马路之隔,就是2.4万/㎡的差距。
星城翠珑湾实拍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上海。
和一大厦与静安紫苑,两个楼盘都位于南京东路板块核心位置,中间只隔着一条小马路。
但是静安紫苑小区单价9w/平,和一大厦小区单价6w/平,单价竟然相差3万。
价差如此之大,是因为房价有泡沫吗?
实际上,星城翠珑湾的两个组团虽然只有一路之隔,但属于两个片区,享受不一样的学区,这才是价差的根源。
至于和一大厦则是因为品质差,所以被静安紫苑等周边楼盘拉出一个身位。
这么大的价差,你真的能咬牙选择贵的那一个吗?即便那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背负房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背上了房贷,却买了个赔钱货……
当然,即便你选对城市,选对楼盘,选对户型,成功上车一套优质的房子。
也不要忽视贷款的安全边际,换句话说,贷款,一定要量力而行。
那贷多少才算多呢?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的居民部门杠杆率达到63.3%,这个杠杆水平比起2021年的62%相差不多。
而按照那一年的数据来看,这个负债水平也就排在世界中游。
所以大家可以把60%的杠杆率,看做是一道红线。
如果你是有固定收入的人群,那么稳定就是你的优势,但是成长性不足,这种情况下杠杆一定要结合实际收入来定,月供占到收入的60%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有幸还处在一个高增长行业,并且你还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话,胆子可以适当放大一点。
要敢于越在年轻的时候,越最大化的贷款,因为最终你的高速成长会消化当前的估值。
不过记得要在身边留下一笔随时可以动用的现金,金额最好足以覆盖半年到一年的房贷。
对于年龄偏大的改善族来说,拖家带口,承受风险的能力很低,那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月供占收入的50%就差不多了。
同时也要做好充足的现金流,适度的理理财,分散一些比较好。